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

布施與功德福德

◆布施的種類
1.財布施-----是富有的修因,分外財和內財,外財是身外之物,例如錢,衫,褲等等,內財就是身體,例如器官捐贈是內財的一種,做義工亦是內財的一種.

2.法布施-----是聰明,智慧,才藝的修因,因此,它括的範圍也非常廣泛. 被分為佛法與世法,凡是別人想知道的,想學習的,只要我會,就熱心地不計條件地去教導他,這都是世法布施. 一切布施之中,法布施為最,此處指的是佛法布施,因為佛法布施能夠幫助一切眾生獲得無量的智慧,無畫的德能,才藝,斷煩腦,了生死,出三界,成佛道,所以這種布施才是最圓滿,最殊勝的.

3.無畏布施------是健康長壽的修因,在眾生身心不安,恐懼的時候‧能夠幫助他,消除他的恐懼,這是無畏布施的一種,又例如,有人晚上走路,怕鬼,怕打劫而路很長,我能陪他一程,他不害怕了,這也是無畏布施,還有素食也是無畏布施.

物質布施:金錢、飲食、器物、醫藥、臥具、花、香,等的布施。

精神布施:給予他人精神上的安慰、安全感、信心、歡喜、關懷等。例;到老人院陪老人聊天,到育幼院陪孩子遊戲。


◆布施的場所
1.隨時隨處而布施。

2.以家庭生活為布施:當做各種家事的時候,把他當作義工,以「無相」而行布施。

3.以事業場所為布施:例公務人員以給人歡喜、方便為信條而工作。開商店的,給客人服務、歡喜亦是布施。

◆布施的心態
1.有相布施:每有所施,皆發善願ˋ期望。此種修法能累積人間的富貴。此種修法其福報隨「業」而來。
何謂隨「業」而來,就是不管你需不需要,只要時機成熟,他自然就發生了。

2.無相布施:以無所求的清淨心而行布施,有施若無施,不執其功德,不在乎是誰在布施,不在乎所施物,不在乎接受者。此種修法能累積解脫的德行。此種修法其福報隨「願」而來。
何謂隨「願」而來,就是你有所期望時,你期望的東西才會來。若不期望某些物質,則他就不來。

「有相布施是福德,無相布施是功德。」

行善布施,可以修福德,也可以修功德,這全在心態的不同而已。
行善布施,容易累積福德。而修行戒、定、慧,則容易累積功德。
在吾人修行的時候,其實是兩個都要修的。若是偏修的話,就會造成「修福不修慧,大象批瓔珞。修慧不修福,羅漢托空缽。」
但是世俗人往往偏修福德,四處行善布施,也期望將來的自己大富大貴,這些遠景雖然會實現,但是,若無享用之功德的話,是很容易墮落的。我也聽說,某個道場有個大功德主,每年捐給這道場的費用上千萬,可以說非常的護持。但是,這個大功德主卻非常的傲慢,這可以說,捐的越多,傲慢也越強,像這樣就是修福不修功德的結果。像這樣的人將來大福報也是會來,但是,卻常享用不到。為何會享用不到呢?因為傲慢又容易生氣,因此常享用不到所累積而來的福報。

像這樣的人,容易投胎在阿修羅道,因為沒有修「定」。
若當總統而淪落牢獄之災,這是修了大福報,但沒有修「戒」行所致。
若當寵物穿戴華麗,而吃穿住用很享受,這是有修福報而缺「慧」所致。

所以大家在行善布施的同時也要戒,定,慧均衡而修啊!

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

了解業力

假使百千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

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原素,是主導輪迴的主因。

業分善業,惡業與無記業,是一切善惡行為的通稱。當我們的行為做過以後,它並不完全消滅,而是在我們的第八識(阿賴耶識)中留下一個影像,並為一種潛在的勢力,影響我們往後的行為,稱為業力。

現在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了解:

1、業力是一種力量

起心動念無一不是業,心念起,必會產生一種力量,此力量會驅使作者去造作新的行為,此新行為又產生的力量,如此行為生力量,力量又生行為,輾轉相生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。

2、業力就是命運

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其容貌、個性、天賦、際遇都各不相同,此即一般人所謂的命運。此命運乃人人自己往昔業力所造成,故今生童年命運皆由前生業力所造成,之後命運得看本人今生作業而有所改變,而來世的命運亦由今生行為而決定,所謂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

3、業力是如影隨形

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,因果業報的關係雖然極為複雜,但是有些人不明白因果業報的道理,只見到「行善之人,不得好報;作惡的人,卻過著富裕逍遙的生活,因此斷言沒有因果業力的存在。其實,業依照受業的時間可分為現生造業,現生就受報;現生造業,來生受報;現生造業,二生或多生受果報。可見,今生雖然行善做好事,但是善因薄弱,善緣未熟,須待來生再受善報;惡人亦然。
以上說明,可以得知業力不失,通於三世,世間上的好與壞,都是自作自受,而且一定要自己去承受業報,沒有人可以代替,妄想用旁門左道方法消災解業,只會增加惡業而得不償失;但是,只要斷惡修善,重罪也可以輕報,「隨緣消舊業,切莫造新殃」,終有償清的一天。

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

玄學與佛學

在下在多個論壇弘揚佛法,經常在玄學版遇到自以為大師們強調命運不可以改變,心中頓起疑問,是否他們真正試圖改變命運失敗或是道聽塗說以訛傳訛呢?他們有試圖深入了解這問題而研讀佛經嗎?如果沒有的話,他們又憑什麼鐵口直斷命運不可以改變呢?

這些所謂大師真的能夠代表玄學界嗎?

在下相當欣賞一位真正大師級的人物,他在玄學界中人所共識,癸海(龍澤居士)

看看居士對玄學與佛學的註釋吧!

命理到底能談些什麼

人類體內有一個無形的生理時鐘,不停的運行,直到生命的盡頭。這個生理時鐘以連續曲線的方式掌管人類運勢的強弱起伏。作為論命的依據,它必須考慮到命運的「軌跡性」,而非「狹義的細節性或準確性」。本人費盡了大半生的心力,研發出一套能夠表現出人類生命奮鬥過程中幾項重要的指標,藉著這些指標,人們可以比較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是處在何種狀況之下,將來會是怎樣的發展;藉著這些指標,人們可以很輕易的把握當下,預測未來,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。本人暫且稱呼它為【命運方程式___生命曲線】
透過這樣的設計,雖然是共盤或生辰相同,電腦列出來的資料也相同。但是它列印出來的資料,只是三組生命曲線的高低起伏,交互應用。它所指示的是一生中,三種主要運勢的趨勢和方向。因此便能隨著個人因緣的不同,而在各種不同的共業或時空背景下,運作自如,通行無阻。這堪稱得上是空前絕後的發明。絕對是經得起任何實証和考驗的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算命是否為一種迷信】
祿命法俗稱為算命,算命是否為一種迷信? 如何遠離迷信?

假設生命受到環境的影響,因而設計一種理論,來計算或預測生命體在各種環境中受影響的情形,這當然是一種合理的想法。
至於祿命法是否有預測或計算人生命運效果?首先面臨的第一課題,就是軟体設計者的「功力」問題,而設計者的功力,主要是用在他有多大的本事,能夠從眾多真假莫辨的現存命理中,分離出那些才是有用的才料,而不是說他寫電腦程式的功力有多強。也因此算命軟体滿天飛,不足為怪,詳見 【魚目混珠】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命理學到底有多少能耐】

其次第二個課題是,精挑細選出所謂的,有用的命理學本身,到底有多少能耐的問題,要測試這個問題可採用統計歸納法,藉之印證理論是否正確,或正確率有多大,如此才能進一步檢測現存的祿命法,是否真有預測或判斷人生百態之效用?而其準確率又如何?可信度有多大?這套理論還能再用多久?這些都是吾人必須加以釐清,進而驗收的。
從實證推演出理論,若只採用單獨一門學術,來作為論斷或預測的依據,精準度精都會有不足,但各種方法交集之後,總是能得到較完美的結論。
各個單一工具,就像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和層面,來看同一個物體,其顯現之結果,必然有如瞎子摸象一般,眾說紛云,黑白莫辨。但是當各個工具交互結合之後,我們才能更清楚窺得生命曲線及命運軌跡,比較真實的一面或全貌。因此從血型、手相、面相、骨相、宅相,以及更重要的個人修養等種種單一因素,都必須加以參考和配合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佛法 & 因果】

此外,在主客觀的定位上,當針對某一特定問題作探討時,那一門學術可作為主角,那些又只能當配角,其間的佈局、比例、和拿捏,也是要一併考慮的,如此才不會倒因為果,失之武斷。因而才得以為遠離迷信,踏出成功的第一步,在此我就先直截了當的說,命理是依存在佛法的因果論之中,要談命理,就不能不考慮因果,否則一切都是空談。
科學的科學是哲學,哲學的哲學是玄學,玄學的玄學是佛學,
在這裡只有科學是形而下之學,是無常的,隨時都會被推翻,真正偉大的命理是玄學,要提高層次必須仰賴佛學,命理要能站穩腳步卻又要向下求得哲學的合理性,以及再向下求得科學的實証性。

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

改運用那種方法最好

當你對於當今命運感到怨嘆時,你要知道這一切都是命運的賜予,若想要改運,則要用對方法,否則事倍功半又花錢。現行社會的改運法有許多種,譬如改名字、改風水、戴玉石、刻印鑑、點面痣、改祖墳等等、但是否錢付了給玄學家、就一定可以改變命運、有沒有其它更好方法。

◆ 改名字

任何一個名字都沒有十全十美的,再怎麼改,也無法面面俱到,就算是難聽的名字,也有其好處。就算很好聽響亮的名字,也是有缺陷。若你的名字不是很難聽的話,是沒有必要更改的。有些研究姓名學的人,會把壞命運的人,拿他名字出來算筆劃,結果竟然吻合了,也大為報導。但是,比對結果不吻合的,就沒人報導了,這時你會以為姓名學看命大為準確呢!其實不準確的比準確的還要多!

名字對於人的最大影響其實是名字的涵義,而不是筆劃,有意涵的名字讓人朝著這個好意涵前進,走向一個好的目標,這比筆劃重要多了。若要取名字,還可以依個人的缺點而調整名字的意義。譬如先天信心不足的人,就取個有聽起來很有信心的名字。先天個性傲慢的人,就取個聽起來謙恭的名字來提醒自己的作為。期望自己在某方面有大志向的人,就把自己的志向放在名字裡激勵自己。若要取名、改名,可以從這方面著手。因此,好名字有幾個原則:


1.聽起來好聽:常有人以筆劃改名,為了迎合筆劃的吉數,結果名字變得不好聽、不好念、或怪字,或兩個字不搭味(兩個字看起來不協調),這非好名字。另外,取名用字也盡量不要用到有負面涵義的文字,或常在負面場合使用的文字,或有負面文字的諧音也少用。

2.念起來順口:譬如;中文字共有五個音,若三個字都是第三聲「ˇ」,那念起來就不順口了。因此建議三個字的發音,就像音樂的音符,念起來順口,看起來自然(三個字不要撇扭),聽起來有美感。

3.少用罕用字:若所採用的字老是讓人不認識、或不知怎麼念、或難寫、或者罕用字、或者怪字、或者電腦也打不出來,這都不是好名字。這種名字會增加生活上的困擾。

4.不要因為名字而增加無謂苦惱:有的人之名字容易被人攻擊,或被人取笑、捉弄,或被人忌妒、排斥,這都不是好名字。因此,看起來很強勢與很弱勢的名字都不好。或者聽起來和負面形容詞的諧音字也少用。


更好的名字原則是;
1.名字有深度和內含:這才不會形成空洞的東西。像出家人的法名都很有意涵和深度,而一般人的名字總是很俗氣。俗氣的名字讓人個性比較俗氣,有內涵的名字可以培養高尚的人格。

2.名字是個遠大目標:也許父母有遠大志向,或者國家需要哪方面的人才、領導者來拯救,那你可以把這個大志向放在名字當中,讓與名者朝這個目標前進。

3.名字有彌補個人缺點作用:譬如,有人先天個性沒信心,那就取個讓人感覺很有信心的名字。譬如,有人先天個性傲慢,那就取個讓人會恭敬的名字。譬如,有人先天個性自私,那就取個讓人慷慨的名字。譬如,有人先天命運貧窮,那就取個名字讓當事者知道修福。譬如有人先天個性揮霍浪費,那就取個名字讓當事者知福惜福。這樣的取名法,提醒當事者修正自己,以達到改善人生命運的目的。(先天個性上的缺點或命運上的缺憾,可以用八字、紫微斗數運算。)

4.名字是個願望:若是改名,你可以給自己一個好的期許,把他放在名字中,以激勵自己朝此邁進(不建議以名或利為願望)。若是嬰兒新取名,也許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好願望,讓孩子將來能達成。

意即,這樣取名對於命運有引導作用,或有校正作用,這樣就是個好名字。以上取名重點,這不是名字筆劃所能創造的,而是名字的意涵能表現的,因此大家取名當以意涵為重。

最後最重要的是,假如你已經有個好名字了,並非就此可以高枕無憂了,你還是得老實經營人生,才會有好前途的。



◆改風水
風水其實就是環境,改風水其實就是整理自己的居家環境,若您想改風水的話,把居家環境管理整潔美觀、擺設順暢方便,這就是好風水了。但是,若風水很好了,不代表你就榮華富貴了,你還是得老實經營人生,這才會有希望。有的人把風水改好了,但是做人缺德、做事投機,結果改風水等於白忙一場了。

◆戴玉石
身上的裝飾與配件,看起來有美觀之功效,若為裝飾則無可厚非,但是若為了改善人際關係而佩帶的話,穿著只是其次的問題,若你能把做人處世做好,這才是好人緣的根本。如果你常能說好話,對人無私心,常能助人,那你的人緣自然很好,這也用不著佩戴什麼玉石了。千萬不要迷信以為玉石有磁場會讓人緣變好,因為人心的造做,老早壓過這磁場的力量了,更何況這玉石往往很昂貴的。

◆點面痣
身上的痣有的代表好,有的代表壞,這些「痣」也是一個人好壞命運或性格的標記,因此,從這些面痣也可以看出人的前途。但是,你若把壞痣點去,這只是把標記擦去而已,而其命運猶然不變。點面痣試圖改運,就如「掩耳盜鈴」是一樣的意思。若要改運,應該把自己不好的個性、不好的執著、不好的脾氣、不好的偏好等等改去,若能如此,就是改運。

◆刻印鑑
光是刻印章就能改運嗎?這是生意人最常用來賺錢的手法之一,因為刻印章單價比較高,把刻印章說能改運,那就很好賺錢了。各種改運法中,此法是效用最低的。他只是讓你心理以為改運了,因而安心,其實你的命運猶然不變。也許有人會說他刻印章後變平安了,難道這是刻印章的功效嗎?當你的惡運剛好結束的話,之前的刻印章、改名字、點面痣作為會被誤會是他的功效。


◆修祖墳

有的人事業不順,因此想到可能祖墳風水不好所致,所以花大錢重修祖墳,這樣能改運嗎?

從祖墳,有時可以看出一家人的事業興衰,但是,並非祖墳給人事業興衰,祖墳只是鑑定一家人事業興衰的「線索」。你若要事業旺盛,第一、你有多少福報?若福報不夠的話,腦筋雖然很好也很打拼,但是還是賺不了錢,若不打拼、腦筋又不好那就更糟糕了。第二、你在經營事業時有多少「信譽」,若是投機心態經營,那遲早會倒店走路。第三、你經營這事業的時機、地點是否恰當,若天時地利都不好的話,做起來就很辛苦又難賺錢。但是,景氣很差的時候,有人開店還是人潮不斷,這又要說什麼!建議;多修些福報會比修祖墳更省事、省錢,效果卻更好。

以上玄學方法極其量只有助運之力、卻沒有究竟改運之功、改運還是要靠自力方為正道.

◆最上改運法

何謂「最上改運法」,意即從根本處去改運,此有徹底的效果,甚至不用花錢,這是依「因緣果報」的原理之改運法。這些根本改運法主要項目如下:
1.懺悔業障:此法的目的在於化解未發生的壞命運,當事者只要願意誠心、肯切的懺悔,則能將壞命運大罪化小,小罪化無。這是改造命運的第一步。
2.止惡持戒:此法目的在於預防造作惡業,以避免將來發生壞命運,因此,持戒就是未來平安幸福的基本。基本的戒律就是不殺生、不盜取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喝酒。此五戒不是某宗教徒的專利,而是人人必守,因為只要犯了五戒,那將來必定會有壞命運發生。因此這是平安無壞命運的第二步。
3.保持正念:心裡維持正念而不要有惡念、邪念、負面情緒、態度,則可避免遇到倒楣事。當一個人處在負面心念或負面情緒時,最容易遇到倒楣事,而這些衰事往往接二連三,雖然只是動了壞念頭,壞事也還沒做,但卻倒楣事先來了,這時你會以為怎麼這麼衰,其實是自己的心念出問題了。因此,若能維持正念,則能維持平安。相反的,若能維持正念、好心情,則能遇到好運。譬如俗話所說的:「娶妻前、生子後」常有好運,為什麼呢?因為好心情之故。
4.行善積德:行善即是創造「善因」,這些善因在將來會結成善果(好命運)。不管所做是善還是惡,當你付出什麼,將來你就得到什麼,這就是因果法則。若能造善因,這就是創造未來的好命運。建議可以用「日行一善,不為人知」這信條修行,則長時間之後,你就好命運連連了。


以上就是改運、造運的最好方法了,若你能理解以上,那你就是了解「命理」了,既然如此,你就可以創造個人期望的好命運囉!

2009年10月26日星期一

創造命運

作為佛弟子一定相信命運掌扼在自己手中,但可以改變多少,就要看自己投入多少,不應感嘆現在的命運不好而怨天尤人,因為人生是可以重來的,而且你我都不斷的再重來,只是我們都忘了,這是重來。在這些重複的生命中,有的人一直在重複自己的厄運而不自知,而有的人則生生世世重複幸福與美麗。

要如何在重來的生命中,是美好的呢?這不難!只要你懂得因果原理,那你就可以創造未來的好命運了。
如果你期望自己是一個很富裕的人,那很簡單,你只要常常錢財施捨,在日積月累之下,來世就富裕了。
如果你期望自己是個「貴」人,人人崇敬,那很簡單,只要你在做人處世上,對人一向敬重,不必等到來生,你就是貴人了。
如果你想將來當個很紅的演藝明星,那很簡單,只要你「廣結善緣」,在世代累積之下,就一世比一世人氣更旺了。
如果你想要有意外之財,這也不難,當你遇到他人的物品遺失時,只要送歸原主,這就是創造意外之財的方法了。
你若想出生在美麗的環境,就如歐美先進國家的漂亮居家環境,那很容易。只要你遵守公共道德,不製造髒亂,那你未來的世界就是美麗的。

總之,斷惡可避免各種災難厄運,行善則能創造未來的好命運。
此外,你若想人生沒有苦惱,心靈安詳,乃至解脫六道輪迴之苦,這只要努力學佛修行,必有解脫的一天。
換言之,好壞命運都是自己可以決定,不必怨天尤人,因為,因果法則就是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,就是你的善惡心決定的啊!
在此祝福各位,創造好命運成功!

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

命可以算嗎?

之前文章已說過對算命的看法,今次就看看高僧大德對算命的看法.

命可以算嗎?——聖嚴法師

站在佛教的立場,並不否定算命看相、星象、地理、風水的原則,這些都有其一定的道理,也就是命有命理、地有地理、天有天理。 大致上來講,一個人的命運在生下來時已經確定了。一個人的個體和宇宙的運行、磁場的強弱都有連帶的關系。

一個人如果老是在同一個地方,他的命大致已經確定,很難再改了;如果一個人出生后到處跑,但他終究離不開地球;地球在天體上只佔一個小位置,所以,他的小問題可能有點改變,但是大命運還是改不了。在我們看來,人跑來跑去,好象沒有規則,其實是有規則的。 有的人說,你某一年驛馬星動。什麼是驛馬星?就是磁場運行到這一年就叫你動,不動也不行;可能是陰錯陽差、可能是鬼使神差,就是叫你動。

有的人說,你某一年紅鸞星動,那可能會在沒有明顯徵兆的情況下,一下子突然就結婚了。 算命的用處是協助你了解大方向,使你明瞭自己適合從事的行業。例如自己的數學不好,卻想當數學家;唱歌象破鑼嗓子,想當歌唱家;長相平凡,想要參加選美,這些都是自討沒趣,何必呢?

如果找對自己能走的路,認定一個和自己個性及心向相契合的方向,努力再努力,最后終究能走出一條路,算命或可以做個參考。但是,迷信算命就會給你帶來麻煩了。 如果算命可以百分之百算得準確,那才可靠,可是,誰能百分之百算得準呢?既然沒辦法百分之百算得準,那只能夠說“可能會怎樣”,你又何必一定要相信。
有人自我吹噓說可以“鐵口直斷”,還能幫人家改命運。其實,這可不一定,無論是職業或業餘算命的人,如果他們本身沒有大福報,連他們自己的命運都改不了,怎麼還能論斷別人,更遑論為他人改變命運了。

還有,很會看地的人也不容易為自己找到好地。所謂福地福人居,本身沒有福的人,住在福地上,自己壓不住,反而會出問題。普通的人最好就找一塊普通的地,不要編織美夢,平平實實地認定方向自己努力,不要想得太天真了。相信因果要比相信命運更可靠。 大家來這裡算命,也許遇到了高水準的預測師后能夠知道自己命運的發展趨勢,但是你認真想過沒有......預測只是讓你提前知道你的一個人生發展的軌跡!!!而大家真正希望得到的又是什麼呢......是希望能夠將不利的方面改變過來從而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啊!!!不知道你認真想沒有想過......你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出世??為什麼會出身在這個地方??為什麼會是這個八字?為什麼有的人一帆風順而有的人卻艱難困頓?為什麼每個人的命運不一樣?為什麼相同的8字的人命運卻不一定相同呢??為什麼人家是億萬富翁仍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麻煩和痛苦?等等問題...... 你如果有緣修佛的話你就會知道,這些都是業力決定的!佛教是講‘因緣果報’,是因果論。佛說我們的一切都是過去所造的因,依現在的緣而成。

所謂因,就是過去所做的事、所說的話、所想的念頭(稱為‘業’),所留存在我們心中的能量(稱為‘業力’);所謂緣,是指現在的環境、和我們的心念。如果現在的環境和心念,適合讓心中保存的能量發展,它就展現出來,這就是所謂的果;這種結果對我們產生的影響,就是所謂的報。所以沒有所謂的‘命運天定’的事,命運是可以改變的,只要你願意去改變它。如果能控制我們的心念,不造成不良的緣,則過去所造惡業的因便無法發展,惡業的果也就不會出現。

業的力量實是不可思議,那麼這些業究竟是從何而來呢?它是從眾生的無明行為造作而來。未成佛前眾生以一種無明心放蕩三業,迷迷茫茫造下了這麼一大堆罪業,果報來臨時,苦得不堪設想。因為人的生活和命運由兩種能量構成的那就是物質能量和精神能量,五行所主是物質能量,而"心"所主是精神能量。現在的人是"超級物質"追求者,所以貪慾膨脹,而精神能量日漸空虛,這使五行的生克作用越來越大,人就越難控制自己,所以真正要改變命運就是要增強心的能量!只有精神能量飽滿超越物質能量的時候,生活和命運才由自己所想,平和,舒暢,吉祥如意.......,念佛經,持佛咒,等於和佛祖菩薩結緣溝通,得到他們能量的加持,增強自信心,這是很好的途徑和效果! 改變自己的“精神”(心)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!而學佛能夠使“精神”(心)的力量增強!因此學佛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.

2009年10月24日星期六

不做宿命人

看見寺廟香火鼎盛,知名玄學家撈到風生水起,可以想像眾生如何希望駕御命運,但又有多少眾生明白何謂命運,命可以算得準嗎? 其實命運算得準與否得看命主是那類人,有三類人的命運是算不準的一,大奸大惡之人,二,大好人,三,學佛修行人.

能算得準的只有宿命人,何謂宿命人?


所謂的宿命,那就是過去世的造作,而成為今世的命運,這個因果法則就是宿命。


這可以說,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宿命的。

當一個人苦苦想改變自己的壞命運時,有的人花錢改運,有的人佩帶首飾,有的人改造風水,有的人改名點痣等等,像這樣的改運都是皮毛作用而已。不同的命運來自不同的造作,若不能從根本改造的話,是難以改運的。

人生雖然以宿命為主體,但是,過去世的造作成為今世之果報時,這些善惡「果」會有多少,這種仍然是個變數。因為,這ㄧ生的造作,仍然會影響這些善惡果的大小。以下的狀況,會影響今世果報的大小。譬如,當你過去世布施了一百元,這世會得到多少的果,這是因人而異的。意即,宿命之人就是享用一百元的果實,但脫離宿命之人則不然。
一、這些狀況會令善報加倍、惡報打折:慈悲、智慧、徳行、善行、戒行等。
二、這些狀況會令善報打折、惡報加分:惡行、嗔怒、愚痴、貪慾、傲慢等。

從一個人的身上去看相,這就是世俗的算命之術,譬如手相、臉相、八字等等的算命,對於宿命之人有九成以上的準確度,而不宿命之人,準確度就降低了。這可以說,善人的好命運還是存在的,但是惡運的部份就打折的,而行惡之人卻相反了。

有的人這世的命運是高官厚祿,但因為貪污,結果入了監獄,像這樣就是好命運打折了,而惡運確產生了。

有的人原本命運中福報不大,但由於善行徳行,而這世卻吃穿不用愁,不用工作也能享受人生。

各位!當你想創造好命運時,除了善行要做之外,本身的慈悲、智慧、戒行等,也不能忽略啊!

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

何謂因果報應與因果律-錄自淨松居士

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因果理論,內容不盡相同,對某些事情的觀點,甚至存 在著相當大的歧異。由於佛教對於因果報應有一套圓滿而透倣的肴法,本書將依 照它的理論,做為探討因果的根據。
佛法中的因果理論,內容很廣。本書所要討論的因果報應,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。 簡單的說,「因果報應」就是善有善報。惡有惡報;「困果律」就是因果報應的一 套規則與定律。

詳細說,屬於惡的行為主要的有「十惡」、「五逆」。每種惡行,各有它應受的惡 報,而且依照惡行輕重而有差別:做「十惡」最重的,死後入地獄受苦:中等程 度的,死後轉生為畜生受苦;較輕程度的,死後生餓鬼受苦。當受完上面苦報後, 再出生為人時,則分別受下面的果報:

一、殺生:會得多病、殘疾、短命、多禍殃、骨肉分離等果報。〔將人或動物直接 或 間接加以殺害,屬於殺生惡行;若加以刑打、虐待、傷害,則屬類似於 殺生的惡 行,得類似果報。〕

二、偷盜:貧窮;或財產其他人共有,無法自由支配。〔凡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財物, 未經同意擅自取用或侵佔、貪污、舞弊、拿回扣、賄賂、逃稅即是偷盜。〕

三、邪淫:配偶不善良、不忠貞,或妻子受人拐騙奸淫,得不到滿意的眷屬。〔亂搞 男女關係以及從事與色情有關的行業、販賣傳遞色情書籍用具屬邪淫惡行。〕

四、妄語:得到受人誹謗、欺騙之果報。〔說謊、作偽證、不守信都犯妄語罪。〕

五、綺語:說的話別人不信任、不接受,說話不清。〔說黃色邪淫的話,使人想 入非 非,謂之綺語。〕

六、兩舌:眷屬背離、親族弊惡。〔搬弄是非、挑撥離間即是兩舌。〕

七、惡口:常受人惡聲相向、多訴訟紛諍。〔用凶暴或惡毒的話罵人即惡口。〕

八、貪欲:心不知足、多欲無厭。〔貪求財色名利各種享受,迷戀不捨,謂之貪。〕

九、瞋恚:常受人說長論短,常受人擾而煩惱,或被陷害。〔稍不如意就生氣 怨恨即是瞋恚〕

十、癡:生在充滿邪見的家庭、生在偏僻缺乏佛法與文明的地方,心曲、好奉 承巴結、使詭計。〔癡是指邪見、不信因果〕

十惡之外,五逆是更重的惡行,其中一項是「不孝父母或至殺害」,它的果報是應 入最苦的無間地獄受無量久遠的大苦報。其他各種惡行各有其應受惡報,名目繁多, 無法在此一一列舉。

屬於善的行為主要的是『十善』一、不殺生。二、不偷盜。三、不邪淫。四、不妄語。 五、不綺語。六、不兩舌。七、不惡口。八、不貪欲。九、不瞋恚。十、不癡。

能實行十善,得到的果報正好與行十惡者相反。程度重的死後生於天上享天福; 程度輕的死後再出生為人。以前能行不殺者,再出生為人時,可得到健康、少病、長 壽的善報;修其餘善行者,各享應得的善報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因果律的特性
眾所周知,為了維持社會秩序,制裁犯罪,一部厚厚的六法全書尚嫌不足。因果 律要規範所有善惡行弟的報應,當然也不含太簡單;因果律的特性,自然也非三言兩 語所能道盡。
以下僅就與矛盾現象有關的三個特性提出討論:一、公平的特性:二、因緣會合才產 生果報的特性:三、隱微的特性。為了說明的方便,將公平的特性再分為三點來討論。 合起來共有五點,分別敘述如下:

壹、因果通於三世

所謂「三世」是指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。「現在世」指現在這一生。「過去世」 包括的範圍,是由現在世的前一世起,逆推到無窮久遠的過去,這段時間都屬過去世。 「未來世」包括的範圍,是由下一世起,順推到無窮遙遠的將來,這段時問都屬於未 來世。

所謂「因果通於三世」,意義有二:一、行善或作惡到產生果報,所須時間有快有 慢。快的話,當生就得到果報;慢的話,可能過去世造的因,今生才受報,或今生造 的因,未來世才受報;更慢的話,則由因到果,跨越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,經過 百千萬劫,無窮久遠的時間才產生果報。〔劫是作經上計算時間的單位。劫有大劫、中 劫、小劫之分。經上說的劫,通常指的是大劫。一個大劫是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 年。〕產生果報後,受報的期間也有短有長。短的話,只有幾日、幾月、幾午;長 的話,從開始受報,到報盡為止,跨越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,經過千萬億劫,無 窮久遠的時間。關於這一點,請參考下一段的說明。


小善行得小福報,大善行得人福報
小惡行得小惡報,大惡行得大惡報

茲分別討論如後:

一、「小善行得小福報,大善行得大福報」

說明:

「小的善行得到小的福報。」小的福報程度輕,賺小錢、享小名、做小官或小主 管、生活小康;小的福報時間短,也許數日、或數月、或數年、或二三十年就享盡。 「大的善行得到大的福報。」大的福報程度重,賺大錢、享大名、做大官或大企業家, 甚至做國王做總統,生活優裕;大的福報時問長,也許一生、或十生、百生,甚至百 千劫之久才能享盡福報。

因為這個緣故,若有人過去世中做了非常大的善行,他可能在很多世以前就開始 享受福報,一直繼續到這一生,甚至到未來世才能享受完畢。在沒享完前,是沒有誰 有權利可以輕易剝奪他應享的福報的。

佛經中有關的經文:

一、佛說護淨經說:「一日持齋,得六十萬世餘糧。」﹂意思是說持齋一日,可以得 到六十萬世不受飢餓的福報。

二、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說:「我觀業道眾生,校量布施,有輕有重,有一生受 福,有十生受福,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。」又說:「若遇最下貧窮,乃至癃殘瘖啞, 聾癡無目,如是種種不完具者,……欲布施時,若能具大慈悲,下心含笑,……軟言 慰喻……百千生中.常得七寶具足,何況衣食受用。」

三、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六品:「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,但於地藏像前志心 瞻禮,食頃之間,是人千萬劫中,所受生身相貌園滿。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,即百 千萬億生中,常為王女,乃及王妃,宰輔大姓,大長者女,端正受生,諸相圓滿。」

四、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四品:「歸依地藏菩薩……,若能志心歸敬,及瞻禮讚嘆, 香華衣服,種種珍寶,或復飲食,如是奉事者,未來百千萬億劫中,常在諸天受勝妙 樂,若天福盡,下生人間,猶百千劫,常為帝王。」

舉例:

一、佛說諸德福田經記載:「佛在世時,有一比丘名叫波拘盧。久遠的過去世以前, 曾遇僧人舉辨弘揚佛法大會。他聽後無比歡欣,拿呵梨勒果供奉眾僧。由此功德,命 終昇天享福。下生人間都出生在尊貴的家;端正雄偉,超絕群倫,九十一劫之久,未 曾生病,此生仍有餘福,遇佛出家修道。」

二、賢愚經記載:「佛世時有一位金財比丘,往世為貧人,拾柴賣活。某日遇到毗 婆ㄕ佛,他將賣柴所得的錢,歡喜而恭敬的布施佛和僧。由於這功德,使他享受九十 一劫的福報,金錢財寶無窮盡。此世仍享同樣的富報,並且遇佛出家修道,得阿羅漢 果。」

二、「小惡行得小惡報,六惡行得大惡報」

說明:

「小的惡行得到小的惡報。」小的惡報程度輕,得小病、遭小挫折、勞苦而收入 微薄、貧窮而低賤;小的惡報時間短,也許數日或數月、或數年、或二三十年就報盡。 「大的惡行得到大的惡報。」大的惡報程度重,或得大病、惡疾、短命、橫死,或遭 大挫折,或生而盲聾啞、身體殘廢,或生而為乞、飢寒交迫。大的惡報時間長,也 許一生、或十生、百生、十生,甚至百千劫之久才能受盡惡報。

因為這個緣故,若有人過去世中做了非常大的惡行,他很可能在很多世以前就開 始接受惡報,一直繼續到這一生,甚至到未來世才能受報完畢。在沒有受報完畢前, 沒有誰有權利可以輕易兔除他應受的惡報。

佛經的經文:

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三品說:「若有眾生不孝父母,或至殺害,當墮無間地獄,千 萬億劫,求出無期。

賢愚經貧女難陀品記載:「佛弟子中有一位難陀比丘尼,原本是貧女。她往世生 於迦葉佛時代,有一次,與某位已經證得阿那含果位的貧女爭著供養佛僧。」佛先接 受貧女的請求,難陀看不起貧女,向佛說:「世尊為什麼不受我的供養,卻先答應 那位乞丐的請求呢?」由於辱罵有修行的人為乞丐之罪業,受到五百世出生在乞 丐家的惡報。」

參、善惡不能輕易互相抵銷

「善業與惡業不能輕易互相抵銷;須有相當的條件才可相抵。」這是堆持因果律 公平的一個重要原則。善惡能相抵銷時,「抵銷」只是一種表面上看到的現象,實際 上應稱為「轉業」較正確。「轉業」是指「原有的福報,因作惡而發生轉變」;或者 是「原有的惡報,因懺悔、止惡、行善、念佛而發生轉變。」這時被轉變的業報,或 者由重轉輕、由輕轉無;或者現報轉為後報、後報變為現報;或者根本斷滅,或暫時 中止而隱伏,以後遇緣仍會再發。情形複雜,無法一概而論,也不是簡單幾句話可 以說得明白。

這一個特性與世俗上的情形大不相同。世上有錢、有地位、有勢力的人犯了罪, 只須花大筆錢,買通貪官污吏,就可免除應受的刑罰。但天地大公無私,因果律之前, 不分貧富貴賤一律平等,善惡不能隨便抵銷,有錢有勢者做了惡業,無法用金錢改做 善事以求抵銷應受的惡業。否則有錢勢的人,大可有恃無恐,做盡傷天害理的事,然 後花錢做做善事,就可消災,免受惡報,如此一來那有公平可言。

不過,佛出世的目的,是為了拯救眾生出離苦海,當然也慈悲的替未信佛法、不 明因果、犯下大惡重罪的人,指引了一條悔過向善的路。因此在符合相當條件之下, 業報可以轉變。如此一來,受到惡報、陷於痛苦絕境的人,也有了一線希望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肆、因緣會合才產生果報
行善得福報,行惡得苦報。行善是「因」,福報是「果」行惡是「因」,苦報是「果」。 「因能生果,果必有因」是一定的道理。

但是有了「因」後,還須要「緣」來會合促發,才能產生「果」。「因」譬如種子, ﹁緣﹂芋如土壤、水分、.空氣、日光,這些都具備而且含合之後,粒子就發芽、成 長而結出果實。若缺乏緣的配合,種子仍是種子,不會自己變成果實。不過種子仍 舊在,只要有一天,「緣」來促成,仍可成長而結果。

由於因緣會合才能產生果報,所以先造的因不一定先產生果報;後造的因不一定 後產生果報;現在造的因也不一定今生就產生果報。

一般人多因看不見今生的現報,就否定因果報應的存在。其實,佛經上早就告訴 我們:縱使經過百千劫那麼久的時間,所做的善業惡業是不會消失的,只要因緣會遇, 還是會產生果報,由自己來承擔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伍、複雜而隱微的特性
因果律絕對公平,因此必定複雜而不簡單,非以三言兩語解說明白;因果通於三 世,因此常常隱微而不明顯,難以輕易窺見全部的真相。

由於因果通於三世,往往一件福報或惡報,從開始到結束,跨越了過去世、現在 世到未來世的長久時間,只有佛的智慧與神通才能徹底瞭解它的來龍去脈,我們凡夫 是無法知道過去世與未來世的事情的。

因果報應有時隱微難測,就如浮於海上的冰山,我們只看見露出水面的部分,至 於隱藏在水面下的部分有多大則不得而知。也許它只露出小小的一角,水面下的部分 卻巨大無比。無知的開船人,通常只相信自己的眼睛,不理會聰明人的經驗與勸告, 見到水山只是小小的,就盲目的將船開過去,結果難免船破人亡,後悔莫及。

不明因果的人也有同樣的情形,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,佛陀的佛眼觀察出來的因 果法則他全沒聽過;不信因果的人,則雖聽過卻因沒有深入瞭解而無法相信。於是自 己整日循著因果律的軌道前進,卻不會善用因果法則以求趨吉避凶,掌握命運。結果 難免遭受苦報,甚至墮落到畜生、餓鬼.地獄中,久年悽慘過日,無有出期,豈不可 憐,又復可嘆!

雖然往世與來世的事我們無法得知,使得因果報應常常隱微難測,好在有些情形, 在這一生行善這一生就得到福報,這一世做惡這一世就受到惡報。而且其中不少的例 子裡面,有很明顯的證據,以示出確實是因某一善行才得到某一福報,因某一惡行才 得到某一惡報。我們藉著這些事例,得以間接印證佛說的三世因果規律,的確真實不 虛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好人行善為何不見好報
既然善有善報,為何有不少的好人,甚至努力行善的人,仍然遭遇挫折、災難與 病苦,坎坷度日,無可奈何?

前面一章說到因果通於三世的道理,大家一定瞭解:不管什麼人,遭遇挫折、災 難與痛苦,當然是由於往世做了惡業,如今正在受報所致。這時他努力行善,以求旋 轉逆境改變命運,可能的結果有四種:

一、各種條件未能配合,以致善行不能轉變業報。這時他當然必須繼續接受應受 的惡報,直至報盡為止。「或許要到幾年、幾十年後,或者到死為止才報盡,或者未來 世仍繼續受報。」

所謂各種條件未能配合是指:缺乏真誠發自內心的「慈悲心、寬容心、懺悔心、 行善之心」以及不能力行十善或雖行而善行累積不夠。

二、雖然各種條件配合很好,善行可以轉變惡報,使它由長期變為較短期,但因 往世所做惡業太重、應受的惡報期間很久,目前行善雖可得到福報,但仍嫌不足,福 報與惡報力量懸殊,善不敵惡,轉變了一部分業報後,仍有很多未能轉變掉的惡報, 必須繼續接受,直到報完為止。〔或許要到幾年、幾十年後,或到死,或到未來世才能 報完。〕假如今生至死仍無法受報完畢,當然今生就永遠難以脫離困境,只有期待來 世了。

譬如得了癌症,本應受劇烈痛苦折磨半年才死,並且耗盡錢財,連累子孫;行善 的結果雖不能使他康復或減輕痛苦.但是卻使他提早四個月就死亡,使他得以減免了 最後四個月的劇烈痛苦,並且節省了大筆醫藥費。以上的情形,表面上看來行善似乎 沒有用,病人的癌症沒有治好,還是死了,實際上行善的結果使他獲得不小的好處, 只因為因果律隱微難測的特性,使我們不能明白事實的真相罷了。

三、各種條件配合很好,行善的結果,已經使原本較重的惡報,轉變為較輕的惡 報;但因為表面上看來仍在受惡報的折磨,遂使人誤以為行善沒有功效。 譬如大腸癌開刀後復發,原本應受劇烈病苦折磨半年而死;由於平日行善積德的 緣故,使他的痛苦程度比類似的患者輕很多,表面上苦報並未免除,實際上是減輕了。 癌症患者確實有藉由努力懺悔、念佛、行善而完全康復的例子,因此上面所做的比喻 雖然只是假設用來做說明,它當然也有可能存在。

四、各種條件配合很好,應受的惡報又不很重,或者即將受報完畢。行善的結果, 到這一生的某個時期,善行累積夠多了,於是福報的機緣成熟,惡報結束,逆境轉順, 疾病康復,雨過天晴,行善的功效,於焉大顯,慶快生平。

五、此外有一種情形較為特殊,就是行善以及修行的好人,原本應於未來世承受 的重大苦報,會因他的努力行善修行,轉變為較輕的苦報,而提早於現在受報。這種 情形,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作好事沒好報,其才正好相反,因為行善修行使他獲得大利 益,使重報轉變為輕報,只不過提早於現在受報而了債。

由上可見,努力行善而能於今生就得到明顯效果的只有第四種情形。而我們所看 到許多好人或努力行善的人,命運坎坷,無法改善,除了第五外都是屬於前面二種情 形。這就好比你的附近搬來一位新鄰居,你對他的過去一無所知。只見他很努力工作, 收入也很可觀,也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及不正當的浪費,但是搬來這兒住了大半輩子, 他們沒有一點存錢,遇到急難,還須向人伸子借貸,令人莫名其妙。但是當您獲知他 未搬來這裹以前,欠人一筆極大的債務,必須隨賺隨還,抵銷欠債,不能稍有延誤, 這時謎底就揭開了。

如上面所說「行善、修行的好人,由於正在承受過去世作惡應受的惡報而病苦、 受災難,以致於看不到行善應有的善報,其實他們的苦雖已因善行而減輕、減短,但 是自己卻不知道」的情形,今舉二例為證:

例一、現果隨錄上記載:麻城有姓王的某人,吃素持齊,經過三年,某日身上忽 然長了難治的惡瘡,對於持齋起了退悔的心。他的朋友安慰他:「你是持齋的人,佛 與天神必會保估你。」王答說:「我已持齋三年,卻得此惡報,持齋還有好處嗎?」 朋友說:「你既然認為所持的齋沒有用,可否把它賣給我?」王某問他怎樣賣法,朋 友告訴他,每持齋一天一分錢計算,吃素三年共可賣銀錢十兩八錢。王某很高興,立 即寫了收據拿了錢,把持齋吃素的功德賣給朋友,打算次日就要吃肉破戒。不料當晚 夢到二個鬼來責罵他:「本來十個月前你就該死了,因為你持齊修行,所以能延命到 現在。你既賣去持齋功德,算起來反而讓你活過頭了。」說罷立即要捉他走。姓王的 哀求鬼卒暫且寬容,延緩一天,願意將錢退還,恢復吃素持長齋。明日,找到他朋友, 說明原委,想討回賣齋的收據,朋友說咋天回家就在佛前用火焚化了。王後悔不已, 當天果然死了。

王某人本來十個月前就應死亡,因持齋修善的功德,使死亡的重報,轉變為較輕 的、只生惡瘡的苦報。卻因他的賣齋立即死亡,而彰顯了其中的因果轉變情形,足 以為本章所述因果原理作最好的印證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例二、印光大師文鈔全集引述了一件唐朝玄樊法師記錄下來的事:唐朝時,西域 天竺國有位戒賢法師,德高望重,名震四天竺國。某一年身患惡病,痛苦極為慘烈, 無法忍受,正想自殺以求解脫時,忽見文殊、普賢、觀世音三位菩薩降臨,指示他: 「你在久遠劫前,作過多次國王,做了許多迫害惱亂百姓的惡行,本應墮落惡道〔地 獄、餓鬼、畜生稱為惡道〕,長久受大苦報,由於你宏揚佛法的緣故,得以免除將來的 地獄大苦報,將它轉變成目前的人間小病苦,你要忍受。再過三年,有位大唐國僧人 名玄奘,會到此拜你為師,求受佛法。」戒賢法師於是強忍病苦,力行懺悔,經過很 久,終於康復。過了三年,玄奘法師果然來拜師求法。戒賢法師叫弟子述說病苦的情 形,徒弟邊說邊哭,可見病苦的慘狀。若非菩薩指明往世因果,或許有人會說,如此 大有修行的得道高僧,尚且得到這樣的慘病,佛法有什麼靈感和利益呢?其實這全是 往世業因,以及轉「後報重報」成為「現報輕報」的緣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壞人作惡為何不見惡報
既然惡有惡報,為何有不少壞人,甚至無惡不做的人,仍然升官發財,輝煌騰達, 事事如意,令人羨慕?
由於因果通於三世,因此不管什麼人,今世做大官、賺大錢、享大名,當然是由 於往世做了大善行,如今正在享受福報所致。這時他不修善而為非作歹,可能的結果 有四種:

一、若善惡不能互相抵銷,他當然可以繼續享受他應享的福報,繼續升官到他所 應得的職位為止,或繼續賺大錢,如他所應得的。直到福報享盡時,才會開始遭受為 惡所應得的惡報。這個時間或許在幾年、幾十年後,或許到死為止,或許未來世仍繼 續享受他未享完的福報。

二、若其福報因作惡而發生轉變,但因往世所做的善行非常大,應享的福報期間 非常長久,目前雖然作惡應受惡報,但比起福報的力量仍差很多。既使作惡轉變了一 部分福報,但還有很多剩餘的福報,讓他一直到死也享受不完。如此一來,這一生中, 他永遠過著好日子,當然看不出為惡所應得的下場。

三、不斷作惡的結果,使原本很大的福報,減為比較輕的福報,但因表面上看來 仍在享受福報,過著好日子,遂使人誤以為作壞事不會有惡報。

四、應享的福報即將享受完畢,做壞事到某個程度,累積得夠多了,於是惡報的 機緣成熟,福報結束,開始嚐到為惡的苦果,過著淒慘的日子,甚至得到惡疾、遭橫 禍而死,後悔莫及。

由上可知:現實生活中,許多人為非作歹,卻仍舊能步步高陞、錢財滾滾、得意 非常,都是屬於前面第一、二、三的情形。

這就好比你家附近搬來一位陌生的新鄰居,他並沒有從事任何正當或不正當的、 可以賺錢的行業,可是卻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,錢財之多總是花不完,令人其名其妙。 但是當您穫知他未搬來以前,在銀行有一筆鉅大無比的存款,一切就真相大白了。

但如有一天,你這位鄰居參加民問儲蓄會,把會款標走後就賴帳不按期交會款, 被告到法院,法官當然判決他敗訴,必須還款。但絕不會判決沒收他的全部銀行存款, 因為這樣做不僅有失公正,而且荒唐可笑。同理,一個正在享受大福報的人,若是作 惡,頂多只是轉變掉一部分的福報,絕不會將其巨大的福報一筆鉤消,剝奪他應享的 權利,因為因果律是極其公平的。

像這種由於正在享受福報。以致於他雖然作了大惡業也沒看到他受惡報的事,在 佛經裡有一個最好的例子。 雜譬喻經說:佛在世時,有一位國王叫阿舍世王。某日,一位以殺生業的屠夫 前往見國王,並請王答應他一個請求,王問他有何願望,他說:「國王您每遇節日需 要屠殺畜生時,請全部賜給我包辨。」王說:「殺生的事,很少人樂意替別人做,為 什麼你卻那麼喜歡?」屠夫答以:「我往世曾做貧窮人,幸好靠殺羊得以度日,又 因殺羊之故,死後生到四天王天,享受天福。天上壽盡,又出生為人,還是從事殺羊 的職業,死後又生天上。就這樣六世出生為人,都從事屠羊的工作,使我每次死後都 生到天上,享受天上無量的快樂,前後往返天上人間已有六回,屠羊既然有這麼大的 好處,因此向國王提出請求。」王問:「就算真如你所說的,但你怎麼知道的呢?」

屠夫答:「因為我具有能知宿命的能力,可以知道往世的事。」王不相信,認為他說 謊,因為像屠夫這麼下賤而毫無修行的人,怎麼有能力知道宿命?國王疑惑不解,便 去向佛請教。佛答:「屠夫所說全都真實,並非說謊。他往世曾遇到一位辟支佛, 那時很歡喜、很恭敬、很專心的瞻仰辟支佛莊嚴的容貌,善心隨生,由於這一功德, 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,出生為人又能知宿命。因為敬佛的功德,造作於前,福報先 成熟,才能六次往返天上人間;殺生的罪業應受惡報,但機緣尚未成熟,所以不見他 受報。等此生命終,福報享盡,他將墮地獄接受屠羊的罪報。地獄的罪報受完,接著 無數次出生為羊,一一償還命債。

這位屠夫,知宿命的能力很淺,只知過去世六世殺羊生天的事, 再早些的第七世的事,他便無法得知,於是誤認為屠羊是使他生天享福 的原因。」阿舍世王至此恍然大悟。

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

有緣自遠方來

人生匆匆數十年,生,老,病,死,眾生必經之路. 如何不會醉生夢死,不再在凡塵徘徊流連,白走一趟,學佛修行是唯一,了生死,出輪迴,離苦得樂,永生淨土之法. 如何得生淨土,信,願,行三資糧缺一不可,正是得生與否,全賴信願之心,品位高低,得看唸佛之精進,所以修行之路起於信念,有幸遇上善知識,就有一個好開始,否則就會浪費時間而一無所得,更甚者對佛法有所誤解,甚至誹謗佛法,罪在三途.

今天大家有幸在此遇上,分享佛法,心生歡喜,法喜充滿,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