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近傍晚,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,突然雷聲隆隆,天下起了大雨。
雨勢滂沱,看樣子短時間內不會停止,「怎麼辦呢?」和尚著急四望,所幸不遠處有一座庄園,只好拔起腳步去求宿一宵,避避風雨。
庄園很大,守門的僕人見是個和尚敲門,問明來意,冷冷地說:「我家老爺向來和僧道無緣,你最好另作打算吧!」
「雨這麼大,附近沒其他的小店人家,還是請您給個方便。」和尚懇求著。
「我不能擅自作主,等我進去問老爺的意思。」僕人入內請示,一會兒出來,仍然不肯答應,和尚只好請求在屋簷下暫歇一晚,結果,僕人依舊搖頭拒絕。
和尚無奈,便向僕人問明了庄園主人名號,然後冒著大雨,全身濕透奔回了寺廟。
三年後,庄園老爺納了個小妾,寵愛有加。小妾想到廟裏上香祈福,老爺便陪著一起出門。到了廟裏老爺忽然瞥見自己的名字被寫在一塊顯眼的長生祿位牌上,心中納悶,找到一個正在打掃的小和尚,向他打聽這是怎麼回事。
小和尚笑了笑說:「這是我們住持三年前寫的,有天他淋著大雨回來,說有位施主和他沒有善緣,所以為他寫了一塊長生祿位。住持天天誦經,迴向功德給他,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結、添些善緣,至於詳情,我們也都不是很清楚……」
庄園老爺聽了這番話,當下了然,心中既慚愧又不安。後來,他便成了這座寺廟虔誠供養的功德主,香火終年不絕。
這是一位老和尚最喜歡講的,一個改造「惡緣」的故事。
有些人可以與陌生人化敵為友,卻不可以原諒朋友對自己的不義,說穿了是因為對陌生人沒有付出,對朋友因為付出了時間與感情,感覺自己受了傷害,這才是往往不會原諒身邊人的原因.
世界說小不小,說大不大,人生何處不相逢,能夠遇上的都是無量劫以來有深厚緣份的眾生,要做個胸襟寬大肚量能容的人,明了「眾生一體,大恩與大怨,人我原無兩」的道理,環境與他人施與自己的一切恩怨,惡緣,善緣或增上緣,都能激勵啟發自己,恩與怨都是成就道業的助緣,始終「境綠無好醜,好醜在於心」;相反的,心胸褊狹的人,除了求一時之快以外,積累惡緣阻絕善緣,結果只有逐漸封閉自己未來更多可能的路向,諸事不順,障礙重重。
或許,要如故事中那位住持般的胸懷修為,可能不易,然而「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雖不能至,心嚮往之」, 以此為人生成長的標竿之一, 則個人的道路,自然無限的寬廣了!
5 則留言:
tiny:
能做到事事也寬以待人可真要看看修維呢~~
佚名
這需要時間和經歷才能做到,一般人不能一蹴而及.
嗯,係啊
我還有很多需要學呢
佚名
不能把握現在,就無法獲得永恆,心動不如行動.
tiny:
說得對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