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4日星期六

仇怨的根源從那裡來

幾十年人生經歷的風風雨雨,無數次與形形色色,各種各樣人之間的交往相處,再加上不斷的觀察和學習,終於使我懂得了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:人與人之間的仇怨雖與宿世有很大的關聯,但宿世正如當世,宿世的仇怨又因何而起呢? 累世累劫曾經是家親眷屬這個緣,才會在來世相遇,家親眷屬之間離不開相互的親情關愛,這是當世情感遭遇困惑的淵源。 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字,那就是“愛”。 這看起來有點矛盾,其實不然。

因愛而生恨,得之會恨,不得更恨。 因為事過境遷,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之中。 對人的印像也會隨之而面目全非。 人最大的弱點就是常常習慣於把自己的不爽歸結與別人,離得越是近的人嫌疑就往往越大,離得遠些卻會更安全。 把想像當事實,把假相當真相,把偶然當必然。 越想越像,越像越想,直到把原來的印象徹底顛覆掉,不然怎麼肯罷休! 於是恩人成為仇人,好人也就成了壞人了。 比如父子反目;夫妻成仇;朋友失信;鄰居如同陌路等等都是直接的結果。 我們也一樣,如果認識不到這個層次,沒有接受聖賢的教育,沒有覺悟過來,也會犯類似的錯誤,也會製造類似的人間悲劇。

說到愛,其涵義非常廣大,不僅僅是指男女之愛,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人的與人為善的本能。 男女之愛,不過是最典型化的代表。 當然表現的更為突出,更為極端些。

不認識的人,無有交往的人,沒有感情付出過的人,毫無瓜葛的人永遠不在所恨人群之列。 只要你靜心回憶一番,對你有成見的,甚至有仇怨的人,莫不如此。 都是你曾經為其付出過努力,善意幫助過的人。 這就是前世的緣分,善緣惡緣,該來的都會來,躲也躲不過,如果沒有這個緣,想見也見不到。 你看世界上數億人口,你一生之中能有交往的有多少? 有些人就在眼皮底下,也許一輩子都不會有來往,就是這個道理。 古時候恩將仇報的事情相對要少一些,因為人們接受的是聖賢的教育,大都相信因果報應。 今天相信因果報應的人少了,自以為是的人多了。

這不由得使人又想起那句名言: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無事。 那麼,是不是以後不能與人為善呢? 絕對不是! 如果不再與人為善,那就完全上了當了。 剛好讓人給說中了,就等於你用行動證明你自己果然不是什麼善人,過去所做的都是假的,故意裝出來騙人的而已。 那要如何是好呢? 不要理會就好,該做什麼,還做什麼,不會因為有人誣陷誹謗而改變自己一貫的行為習慣和做人準則。

要知道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。 假的真不了,真的也假不了。 一切虛假不實之辭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,真理永遠經得起檢驗。 一個人可以昧著良心說話做事,但卻欺騙不了自己的良心,欺之愈久,良心的折磨也愈烈。 總有一天,自己會受不了的。 更何況“舉上三尺有神靈”,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,天龍鬼神莫不在時時處處注視著每個人的起心動念,行為舉止。 想騙人的人,除騙得了自己之外,誰也休想騙得過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