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生活在世間,能夠始終做到心地善良可以說是一大幸事。因為善因善報,惡因惡報永遠都如影隨形。不管你承認與否,不願相信也罷,這個自然界亙古以來形成的法則是不會改變的。這個法則既是十法界產生的前提,也是支撐自然界中萬事萬物良好運行,不至於毀滅的條件,如果什麼時候這個規則破了,這個世界乃至於宇宙虛空都將不復存在。
佛家常說的“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”,是大聖大賢們在洞察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後,對世人慈悲無私的開示。為何萬法皆空,惟獨因果不空呢?因為萬法是變的,是不能持久的。這就是空的概念。比如人有生老病死,物有成住異滅,或成住壞空。誰能改變這個規律?當然誰也無法改變。所以說萬法皆空。萬法皆空卻要執著不捨,違背自然規律,苦便從中而來。正如釋迦牟尼佛在《金剛經》裡所說的:“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”這就是無上的智慧,一句話把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概括得清清楚楚,就看你能不能從中有所覺悟。
所謂因果不空,是指因果的轉變不空,相續不空。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。因會變成果,果又變成因,因因果果,果果因因,循環往復,無始無終。除非你斷了因,也就斷了果。只要造了因,果報是無法避免的。這就是“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”的緣由。因為眾生只看到有人造因,沒有看到此人受報,而菩薩能看到造因和受報的全過程。菩薩沒有世人那麼多的煩惱習氣,捨掉了妄想分別執者,不再有貪嗔癡慢,一切都放下了,所以他們有這個能力洞察因緣果報的全過程。
當然這中間有一個過程,因的金剛種子永遠在等待著發芽開花結果的緣,一旦緣成熟了,馬上就兌現。一絲一毫都不會欠缺。這就叫“因緣果報,絲毫不爽”。那麼到底要等多久呢?那要看各人的造化,幾年,十幾年,幾十年,只要是當世報,就叫花報,花報是最輕的,而更多的人是在命終之後。那個報是終極的,也是最嚴重的。或墮入畜生道,或墮入地獄道,或墮入餓鬼道,或繼續留在人道,或升入天道,以致於四聖法界,菩薩法界佛法界。全在於在世時的作為而定。正因為因與果之間的時間差,人在世間的壽命有限,當世不可能看見全過程。也就成為很多人不相信因果報應的原因。
其實生活中隨處都是因果報應的例子,因與果之間間隔很斷,是我們都能看見的。比如努力學習的因得學業成就的果;與人為善的因得和睦相處的果;心理健康的因得身心健康的果;不做惡事壞事的因得心地清淨的果;不犯國法的因就沒有蹲班房的果;沒有貪污腐敗的因就不會有身敗名裂,接受審判的果等等,因緣果報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。雖然這只是小的因果,但道理是一樣的。
保持一顆善良之心,不存害人之念,不貪不義之財,不做虧心之事,決不是吃虧,無能的表現,而是智慧之舉。人常說:為人不做虧心事,半夜不怕鬼敲門。深信因果,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,不斷加以改正,才能少種惡因,少得惡報。 “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”,才能得歲歲平安,萬事如意的果。不然,只說不做,一切都是不可能的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