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29日星期六

相隨心轉

佛家有句話叫“相隨心轉”,就是說人的相貌會隨著人的心地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。學佛人都明白這個道理,也能普遍接受。但沒有接觸到佛法的人,能接受這個說法的人就不多了。因為他們不相信,不相信也就無法從這個客觀規律中得到好處。

“相隨心轉”是聖人的話,自然有其科學道理在其中。如果我們知道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結果,就會對此有所感悟。人的身體,跟自然環境一樣,也有其正常運行的自然生態系統。更像是一個大千世界。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生生滅滅,無不在遵循著同樣的自然法則。

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人的本性應該是善良的,這是它本來的正常生態環境。這就是為什麼在受到美好語言刺激之後,水在顯微鏡下的結晶非常美麗,而受到惡毒語言刺激後,水結晶非常醜陋的原因。人善良的本性在經過無量劫塵世不良習氣的熏染後,逐漸迷失了本性。貪、嗔、痴、慢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等習氣不同程度地取代了本性中的真善美慧,就使人在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,也破壞了自身的生態系統,即免疫系統。感得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,也使自己不斷遭受病痛的折磨。整個身體健康狀況都被改變了,更何況相貌的變化。這是心理變化引起生理變化的必然結果。

有實驗證明,人在發怒的時候,身體內的健康細胞數量迅速減少,而有害細胞數量則大大增加,從而使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。如果一個人常發脾氣,心情長期受到壓抑,悶悶不樂,身體肯定不好,而且壽命不會很長。因為再怎麼健康的身體器官也承受不了不斷重複的不良刺激。它們也有使用周期。

相反,心態良好,遇事不驚,寬以待人,樂於助人,知足常樂,心地善良,吃得虧,讓得人的人,不僅僅患病的機率比一般人要低得多,相貌也更慈祥莊重,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。即便是患了疾病,其程度會輕,康復的機會也更大。因為他們身體的生態系統比一般人維護得更好一些,沒有隨著病變發生太大的變化,仍然在發揮著重要的積極的作用。這就是所謂的精神療法。用正常的心理功能去調節紊亂的生理功能,從而使免疫系統恢復正常,疾病得以治療,身體得以康復。這種療法已經被稱之為人類醫治癌症的第三條途徑。

大聖大賢洞察了世事變化的規律,在他們那個時代就為人們說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,目的就是希望後來人能夠順應自然之道,從而過得更加美滿幸福。可惜的是,千年之後,仍然有很多人不肯相信,更不願接受,寧願相信自己的知見,在痛苦中掙扎。真正是枉費了聖賢們的一片苦心。

千江歸海,萬法歸宗。人們總有一天會與古聖先賢感應道交,與大自然溶為一體,不管還要等多久,也無論還要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。只要人的本性不滅,善根長存,勇於反思,勤於學習,這一天的到來就有希望。

沒有留言: